找到相关内容184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星云大师:和谐世界 众缘和合

    站在尊重对方的立场,给予服务济助;慈悲是充满智慧、是回报的布施奉献,是成就对方的一种愿心,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泉源。 慈悲尊重,也有平等融摄的意思,亦即体现“生佛平等”、“圣凡一如”、“自他同体”...世间一切都是“众缘所成”,今天我帮助你,就是爱护自己;我仇恨你,就是打击自己。有了慈悲,便可以扩大我们的心量,让私我的感情,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尊重爱护,所以今后人类世间要和谐,可以没有慈悲尊重。 二...

    星云

    |星云大师:和谐世界|众缘和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4073894.html
  • 四川什邡罗汉寺主持素全法师:在灾难面前要有智慧

    不公平,有些救灾物资没发给他们,我就说:“政府没有发到你们这里来,是因为他们发到别的地方去了,成千上万的灾民,他们还没有顾及到你们这里。”灾民特别喜欢救灾的军人,因为军人只讲奉献,回报。我们去帮灾民捡...到8月搬走的,每个小孩的父母叫什么名字,住在哪里?哪几个是我起的名字都有记录。地震过后灾民就自发地涌进来,当时大家意见比较多,主要有两种意见,一种认为灾民涌进来接受过后,将来他们搬走怎么办?把寺庙的...

    素全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374751.html
  • 义工是菩萨行者 ——圣严法师

    他人 所以说,义工精神就是以奉献精神,并且存分别心,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,将所有的大众当成未来诸佛、现在的菩萨,为他们做任何的功德布施时,都是以恭敬的心、感谢的心、回报的心,为他们做诚恳亲切的奉献。...菩萨仅是应彼而动,于“我”无关,所以不住无为。“不尽有为”是心无染着,但仍在凡夫的环境中共同生活,“不住无为”是虽已解脱,但却不会逃离众生的生死苦海。因此,〈菩萨行品〉又说:“教化众生,终厌倦,于四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4976387.html
  • 学戒五年学做人

    也不要动摇自己的决心。三年里,经历很多的考验,情感与戒律,自私与舍弃自我,依赖与独立,索取与回报,责备与宽容……而收获最大的是在近距离和他人有心灵接触时,让我今生第一次这么清楚的看清自己的缺点、...和尚的三师七证前受了优婆塞戒经菩萨戒,才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受了菩萨戒后,感觉潜意识里就会先替他人考虑问题,而这,让我看清父母的牵挂,我若作出这个决定会给尚不信佛的他们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,而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23780021.html
  • 宣化上人关于大悲咒的问答

    “好人有好报”(回报回报反而更大)。 特别是在高三那年,法布施最多,经常从网上找一些有用的资料,各科都有,打印出来,拿到学校里,想看的同学就跟我借去看。自己买的一些很有用的参考书,也经常借给别的...你不够资格,就会受果报,有飞灾横祸,如汽车失事被撞死了,或被火烧死,水淹死,或飞机失事跌死.故佛不厌其烦左一遍 右一遍教人学持戒律,用功修行.以后你们还存心守六大宗旨(不争 贪  自私 自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35082024.html
  • 圣严法师:义工是菩萨行者

    就是以奉献精神,并且存分别心,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,将所有的大众当成未来诸佛、现在的菩萨,为他们做任何的功德布施时,都是以恭敬的心、感谢的心、回报的心,为他们做诚恳亲切的奉献。 奉献并不等于是牺牲,...“我”无关,所以不住无为。“不尽有为”是心无染着,但仍在凡夫的环境中共同生活,“不住无为”是虽已解脱,但却不会逃离众生的生死苦海。因此,〈菩萨行品〉又说:“教化众生,终厌倦,于四摄法,常念随顺,护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431088082.html
  • 佛法是种活法

    时候有没有要求?有没有回报?如果有,那就是自私自利,就是造业。那我们关心、照顾家人的时候,从家人做起,从家庭做起,把他们当做众生,当作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,最需要自己的众生,然后去关心照顾,回报...不是这样,你对家人不好,对家人的影响不好,那就完了,这就说明了你就是不行。 我们为他们付出的时候,应该没有要求,回报。我们现在都是为了好处,为了将来能够得到回报,然后去付出,这个发心就正确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在家|生活|佛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22451693736.html
  • 心的经典——心经新释(圣严法师)

    考虑;广度众生是为了成就佛道,并且感谢众生而回报;鼓励众生努力行善,自己也参与其中,才是真正的菩萨。   一个禅的修行者必须先发菩提心,修行是为了使众生得到利益。这最初、最早所发的菩提心,叫作初...就慨然布施,回报考虑自己的利益、损失,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对众生有益的事,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。 第二篇 心经讲记──人的三世因果观   〈人的三世因果观──人在生来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心经|圣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0051367663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社会责任

    的心态,圆融无碍、醒梦一如地善待人生,充实地生活在每一秒中,直心助人而回报,与人为善出于自然而然的本性而非刻意作为。佛教认为万物皆是缘起性空的,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假象,虽然存在却非实有,时刻都在...就是做好事回报的理论基础。更高尚的是虽无为善之概念,却有行善的自觉。毛主席说:“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!”这种道德精神就是变难为易,变容易为自然,一辈子做好事而并不觉得是在做好事,而是象穿衣、吃饭一样地...

    聂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2285459.html
  • “枣子树”主人:我投资的是人生

    我们设计的。第二家店是八个人合资的,除了一位是我邀请的,其余都是听说我们在做这件事之后主动来投资的,而且都回报。   这样的事在世间法里很难看到,但在枣子树却天天都在上演。这里就像是一个道场,...宋居士夫妇并没有将最初的投资计算在成本之内,这就是他们的回报。他们是如何看待财富的呢?   提到财富这两个字的时候,或许别人都会说,你现在收入不如以前了。但我形容自己以前是贫穷的富人,而现在是富有...

    宋渊博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7/224043589.html